悬壶济世十九载敬业奉献传能量

白蚀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334647.html

马守成正在查看病例

马守成正在查看病例

  腰椎摔伤3节,在家只躺了3天,他就上班了;一年内两位老人离世,他没有更多时间照顾,成了终身憾事;为了能及时为患者诊断,医院附近租了房子。他就是医院CT、磁共振科主任马守成。

  立志做名好医生

  马守成,年毕业于原吉林医学院医学影像专业,是吉林省第一批这个专业毕业的学生。毕业后,马守成被分配到医院工作。看到患者的病痛和忧伤的眼神,刚参加工作的他立志一定要加强学习,更好地为患者服务,解除患者的病痛。由于外出学习的机会较多,他每次都能带回一些新技术,并虚心向同事们请教。理论结合实践,他的工作经验越来越丰富,医疗水平不断提升。

  摔伤3天便去工作

  年的一天,马守成洗澡时不慎摔伤,导致腰椎三节骨折。“那种的钻心的疼痛很难忍受。”马守成说。但是由于科室人员紧缺,而且当时没有人会磁共振诊断,他跟科室的医生说“你们放心,我只修养3天。”第四天一早,马守成提前来到了工作岗位。他扎上腰围子,吃了止疼药,为患者阅片。当时没人能够理解他,说他是傻子,说以后要烙下病根,但是他选择了坚持。

  没更好照顾老人成憾事

  年,是马守成最难的一年。科里引进了新设备,患者量增加,疑难病例越来越多,科室医生平均年龄只有28岁,离不开他。那年,孩子刚出生不久,父亲脑出血住院,岳母肺癌晚期。妻子忙得团团转,看到他的时候,总是泪流。他除了安慰,却抽不出更多的时间来照顾这个家。1个多月的时间,两位老人相继离世。“我经常一个人偷偷哭,感觉对不起老人。我忙的时候总是想着,等忙完这段时间,一定要好好陪陪老人。可是我没有机会了,‘子欲孝而亲不待’啊。”

  租房为工作方便

  自打工作以来,“忙”成了马守成的主题。他没有时间学开车,只有靠打车去上班。那是一年三十的夜晚,需要会诊,马守成等了半个多小时才打到车。这样不行,容易耽误患者。医院附近租房子的想法。经过和妻子的多次商量,妻子终于妥协了。这样,他们医院附近的出租房。

  插静脉营养管上班

  年7月的一天,马守成下乡义诊,由于喝了冰镇饮料而腹痛不止。他带病工作一天半后,实在挺不住了。经诊断,他得了急性胰腺炎,并且被下了病危通知书。15天不能吃喝,只能靠打营养液维持。幸运的是,马守成战胜了病魔。住了半个月院,他的体重也从斤降到了斤。出院第3天,他脖子上插着静脉营养管上班。同事们在震惊之余,也意识到这就是马守成的风格。

     科技也让马守成的科室工作起来更加便捷。马守成设计出全科“夜间   19年不忘初心

  做别人不愿做的,做出特色;做别人想不到的,做出意外;做别人做不好的,做成精品;做别人不在乎的,做出感动;做别人不想做的,做出奇迹。这是马守成从医以来的座右铭,这19年他也是一直这么做的。年,马守成被破格提拔为科室副主任,年晋升为主任。他用了3年时间把他们从只有7个人的小科室,发展成近20人的大科室,从只有低端的CT机到现在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宝石能谱CT、3.0磁共振。从只能做最普通的CT平扫,发展到全市率先开展全身CT能谱扫描,全身血管低剂量扫描,磁共振功能成像检查等先进的检查技术。“年,我们科室的患者量为人,预计今年将达到4万人。患者的信任是对我最大的鼓励。”马守成说。

  马守成也从默默无闻的小医生,成长为省放射学会委员、省大型医疗器械配比专家组成员、吉林市首届医学影像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感动江城人物、江城好人、吉林好人标兵。

  有人叫他“疯子”,有人说他是“拼命三郎”,马守成说:不管叫什么,我都要对得起病人、医院,对得起良心。我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即使前方布满荆棘,我也要一生用勤奋书写好绚丽的影像人生。(来源:中国吉林网记者:王涛)

文明吉林wenmingjilin

吉林文明网官方认证

转载请注明:http://www.ckapq.com/bzzs/14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