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勇救两位溺水少年
于文龙,男,年5月出生,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洞桥镇村民。
8月23日傍晚时分,在离洞桥村文化广场百来米的葛溪张家堰上演了一场生死救赎。村民任雪娟大声呼救,洞桥72岁老人于文龙从死神手里抢回了两条鲜活生命。当老人拼尽全力,救回两个溺水少年后,他自己也已精疲力尽,右脚还受了伤。
少年溪流学游泳,危险袭来
23日傍晚6点左右,如同往常,洞桥村里人来人往。吃过晚饭,人们聚集在广场跳舞、散步、乘凉。村民任雪娟也带着小孙子出来散步,沿着葛溪步行至张家堰时看到十四五岁的俩男孩在戏水,其中一位她认识,是本村村民王某某的儿子王泽。任雪娟见到两个小孩独自在河里玩耍,出于关心,她问道:“你们在河里游泳,会不会游啊?”王泽指着另一个男孩回
答道,“他刚刚学会,有点会游,今天是来教我游泳。”可任雪娟不放心两小孩,又问道“小孩游泳要大人陪护,你们爸爸怎么一个也没来?”另一个男孩说:“王泽爸爸不在家,我爸马上就来”。说着他就迫不急待的跳入水中,扑通扑通欢快地游开了。此时的王泽看着小伙伴下水后,也试着从浅滩边学着游。慢慢地,王泽放开了手脚,游着游着,居然游到了堰潭中央。开始他还能掌控身体,可不一会整个人失去了方向,只见他上下扑腾,不时有大口的水灌入嘴里。见状,在远处游泳的男孩赶忙往回游,由于自己水性差又缺乏经验,不料被王泽抱个满怀,俩人在两米多深的堰潭中扑腾,无法靠岸。此时,任雪娟见情况不妙,可又束手无策,便大声呼喊求救。
七旬老人飞奔前来,勇救两溺水少年
此时,在堰潭东边带孙子游泳的于文龙先生正准备回家,听到呼救声。从50米开外,奔跑而来。堰坝路,并不平坦,到处都是小石子,走起来也搁脚。而当时,于文龙听到呼救声,也顾不得那么许多,光着脚,就飞奔过去了。只见他,纵身一跃跳入堰潭中。据老于回忆,他当时的第一想法就是要赶紧救下两个小孩,顾不上其他事情。当看到两个小孩抱作一团,想着得把他们分开,这样才便于施救。而当老于跳入堰潭中,两个孩子早已不知所措,本着求生的愿望抱住了老于的身体。老于意识到自己体力有限,急力劝说他们不要心慌并把他们分开,一手用力推着会游泳的男孩,一手艰难地拖着王泽,仅靠脚蹬水带来的推力,慢慢地向岸边移动。此时在岸上的任雪娟急中生智找来一根竹杆递给他们。她在岸上拉着竹竿,老于用力拖着孩子,让他们逐个抓住竹竿,爬上岸。获救后两个小孩,脸色煞白瘫软在地上,其中王泽不时吐出一大滩水。而老于也已筋疲力尽,在堰坝歇息了许久。右脚掌心不时隐隐作痛,原来在他飞奔在石子路上的时候,脚掌已经被石子硌伤,而当时他却一点感觉也没有。
婉拒酬谢,老人只一句“应该的”
72岁的于文龙,看着惊魂未定地两个孩子,没有过多的苛责,只是告诫他们,以后不要独自在溪边玩水,要注意安全。说罢,他站起身,带着孙子,脚一瘸一拐地往家里走。
本来事情可能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过去了。但是为老于治疗脚伤的医生在询问伤情的过程中了解到事情的大概,就把老于救人的壮举发到了朋友圈,随后又引起了各级媒体的广泛 深秋时节,寒风习习,冰冷的河水让人冷到骨头里。于师傅奋力游到溺水者身边时,发现溺水的不是一位小女孩,而是一位中年妇女。“那名妇女还有一点意识,手还在动。”于益华连忙将溺水者拖到了岸边。岸边可供人站立的地方很窄,还有不少石头,且遍布苔藓,十分湿滑,于益华试了几次都没有办法翻越出来,好在当时围观的人群中有两名好心人一起合力帮助,将溺水者救了上来。
围观人群中,一名会急救技术的女士连忙为溺水者开展急救,随后民警也来到了现场。“善后的事,我想民警会处理的。”于益华随后回到了车上。“令我感动的是,车上的乘客都在耐心等待,没有一句怨言。”不但如此,乘客们还又是给他递毛巾,又是给他递外套。
下河救人不怕吗?于益华说,他每年都参加冬泳,水性好。“救人是应该的,我想我也能够救。”于益华透露,从听到有人落水的消息到下车救人,前后不到1分钟时间。
闵行18路营运线路杨经理说:“于师傅救人,我们一点都不惊讶,因为他平时一直乐于助人,做事情都很积极主动。”他说,于师傅今年56岁,来到闵行18路只有两年不到时间,但驾龄很长,是一位有着近20年驾龄的老司机了,他平时开车细心,遇事沉着冷静,且十分乐于助人,两年内6次被评线路月度先进。
诚实守信传递正能量
于峰,男,汉族,年5月出生,籍贯山东日照,年入职青岛公交集团,现为青岛公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商务巴士分公司驾驶员。
于峰同志从事公交车驾驶员工作多年,始终坚持早来晚走,安全运行,立足平凡的岗位,用真诚的服务传递正能量,曾经多次被评为公交集团先进职工。年4月份,于峰来到商务巴士公司从事夜间职工接送车驾驶工作,在新的工作岗位,他用实际行动充分展示了朴实、善良的内心,多次受到表扬。21日晚,他路过广饶路与延安路路口时捡到一个包装盒,打开后惊讶地发现盒内装巨额现金。于峰毫不犹豫地拨打报警,积极寻找失主。年10月,被评为青岛市文明市民。
捡到20万现金巨款。
9月21日晚21点,于峰下班后,像往常一样将车辆停放到公司停车场,做完收车检查后,来到公司附近的一家饭馆,简单吃过晚饭准备回家。21:20分左右,在路过广饶路与延安路路口时,他发现一辆黑色轿车旁有一个茶叶包装盒,而周围并没有人。据于峰回忆,当时包装盒是崭新的,位置很显眼,出于职业习惯,他怕妨碍车辆和行人通过,便准备将它扔进垃圾桶。但茶叶盒拎起来还挺重,他感到奇怪便打开检查,惊讶地发现盒内装有大量现金。“这么多现金!失主一定急坏了,万一是救命钱更得急死人了,我得赶紧报警。”于峰丝毫没有犹豫,当场拨打了报警并在原地等待失主。
仅3分钟,登州路派出所民警便迅速赶到现场,于峰将包装盒交给民警。民警与于峰一起检查了盒内物品,盒内是2摞用绳子捆绑好的人民币,总计20万元,盒内再未发现任何有关失主的信息。随后,于峰跟随民警一起来到派出所,详细描述事发经过,积极配合民警帮忙寻找失主。
调查工作完成后夜色已深,民警同志对于峰拾金不昧、诚实守信的高尚行为表达了赞许和支持,于峰却不好意思地笑笑说:“捡到钱就交给警察,是应该的。”说罢便默默离开。
巨款完璧归赵。回想起20万元一眨眼没影了,失主窦先生仍心有余悸。原来,50岁左右的窦先生老家一个朋友的孩子得了重病,他们几个朋友一起给孩子凑了20万元救命钱,都委托他送给孩子的家长。当晚,窦先生和几个朋友聚会,为朋友们准备了几盒茶叶作为礼物。为了保证20万元钱的安全他打开一盒茶叶,将茶叶陶出来,将现金放进去。吃了晚饭,几个朋友喝了不少酒,窦先生就开车送他们,一路从宁夏路走到广饶路,分别把几个朋友安全送到家,临走给每个朋友一盒茶叶。最后这位朋友喝的多点,下车后拉着他聊了一会,看他拿出茶叶,还客气了一番。看时间不早了,窦先生就把茶叶放在地上,嘱咐朋友早点回家。回到家11点了,准备把钱拿回家,才发现装钱的茶叶盒子不见了。他马上返回市区原路寻找。最后实在没有希望了拨打了,得知20万现金已经被好心人送到了派出所。
听说自己失而复得的20万现金放在派出所,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当晚,窦先生来到派出所,向民警描述了茶叶盒子的样子,和捡到的一模一样。为了安全起见,派出所民警要求他去银行打印一份流水账单,如果能对起来,这笔钱就可以拿回去了。9月22日下午13:30分,失主窦先生拿着准备好的流水账单来到登州路派出所认领丢失的现金,见到于峰后激动地说不出话来,多次向这位好心人鞠躬表示感谢。一次波澜不惊的物归原主,一张憨厚老实的笑脸,于峰用自己朴实的行动书写着一个普通人的诚信情怀,用自己善良的内心荡涤着人们灵魂深处的尘埃、以自己高尚的品质感召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拾金不昧并非偶然。于峰同志这次拾金不昧的行为在同事们看来也毫不意外。他捡20万现金而不昧并非偶然,从年入职公交集团以来21年如一日,工作积极、热心助人,他规范过硬的驾驶技术、严谨细微的工作态度,耐心周到的车厢服务多次得到乘客的表扬。今年4月份,他来到商务巴士公司,主动承担班车任务和夜间职工接送任务,工作中兢兢业业每天早晨都早早来到停车场将车辆内外擦拭干净,发车前认真进行车辆检修,确认车辆上路无隐患才出车。他发包车、班车时,真诚服务乘客的态度多次受到用车单位和职工的表扬。有一天执行班车任务时,平时经常乘车的一位刘女士却迟迟不来,于峰利用